当前,部分地区房价过快上涨,除了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缺失和居住改善刚需外,还有几方面问题。 一是财富管理出了问题。楼市成为过剩流动性蓄水池的原因,一是群众有实物崇拜,认为房子能抗通胀;二是刚性兑付崇拜,认为政府不可能不管房价暴跌;三是资产荒,缺少适合的长期储值工具。 二是执行层面的利益驱动。既然击鼓传花,那最好花在我手里时鼓点不要停。 三是执行机制不当。在需求缺口巨大地区不是增加供给而是压制需求,甚至过度打压开发商,限制住宅供地,加剧房价上涨压力。 第一,打破刚兑预期。让房价市场化双向波动,甚至能忍受房产房价暴跌。但是需要托底机制保护普通群众利益。 第二,通过税收消除炒房暴利。各地调控并未根本遏制房价上涨的关键是没有做到蛇打七寸:炒房仍然可以发财。现有政策都可保留,但建议从根本上断绝炒房的财富效应,既然中央下决心房住不炒,就要让炒房赚不到钱,可考虑对炒房获利部分收取高额特别资本利得税。 第三,降低房地产融资能力。房产房地产是非常好的抵押品,金融机构据此放款风险极小。政策限制贷款比例上限,反而增加了抵押品的安全边际,因此要用市场化手段从根源上降低金融机构提供房地产融资的积极性。 第四,有序引导居民财富转入金融资产。当前,超过2/3的民间财富聚集在房地产上,处置不当会对老百姓财富带来巨大伤害。因此需要借鉴成熟市场经验,有序引导其转入金融资产,并在过程中提供居民财富安全保护。
更多资讯请关注楼市资讯
|